如何克服摄影工作室发展困境中的两大核心问题

2016-05-06 09:12:30   点击:
黑光网

        工作室的出现源于20世纪90年代,简单来说就是有点想法的摄影师独挑大梁,为整个工作团队贴上个人化的标签,用自己的手艺换取可观的商业回报。

\

        站在今天的角度,梳理工作室商业模式的发展问题,首先应该看到普遍存在的困境其症结所在。
 
一、工作室标签被弱化、或被快速复制
 
        经过市场的洗礼,工作室个性化标签越来越弱,时间久了就无法再成为优势,被顾客的需求快速消磨。
 
        工作室的卖点构成应该是比较单纯的,只凸显某一个方面即可,并由此作为突破点向外延展,就可以有效地吸引到属于自己的客户群体。但问题在于,现在的资讯传播广度和速度都是惊人的,而同行之间的模仿与竞争尺度又很大。于是某些风格特色即便一时风头无两,也很快便被“普及”开来,大家都这样拍了,也就不存在什么标签了。
 
        另一种情况在于,有些工作室以某一拍摄类型非常突出和优秀,因此占领了某一块面的市场,比如前段时间炒得很热的“最美登记照”。但时间久了,它的整体产值达不到预定数量,不能维持工作室的运营维护,也会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。
 
        毫无疑问,这是个模仿的时代,只要有一个好东西做出来,马上就会有人用最快的速度与你的创意“并轨”,有的炒作方式更高更强,影响的市场面积、渠道更多更迅速,甚至形成模仿“超越”原创的倒挂现象。凡此种种,工作室的生存空间自然被强行挤压,大大削弱了工作室的竞争力。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说,除非你现在生产和经营的产品及模式高端而特别,世界唯一,你的竞争实力自然丰厚,当然这很难。
 
二、较难实现技术与营销、平台结合的最优模式
 
        现在很多工作室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:没有优质的团队和平台。如果完全依赖摄影师个人魅力和实力,这只能是一个自我燃烧的过程:自己拍好了,很自由,能拍出自己喜欢的东西。但是对一个工作室来说,如果仅仅强调“自我技术”可以达到何种高度,恐怕这个团队的拍摄方向就有问题了。
 
        技术层面的好是必须的,但怎样让产品与社会需求相吻合不能单单靠技术解决。没有团队,不懂包装,单打独斗,很难适应如今市场的变化。仅靠技术,80%的摄影师想要实现商业上的绽放和成就,理论上都是不太可能的。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大师消失在市场中的原因。现在的年青人求新求变的节奏太快了,再好的东西火过一两个月就抛开,因为他们又要去追新的东西了。
 
        我们该如何应对呢?仅仅靠拍好作品就可以解决?就算一天都不停歇,一个月翻30套新花样……这太理想化了,即便如此也总会有厌烦的时候。而另外一种理想化的拍摄链——一个月只拍5、6套,就能收到与30套持平的营业流水——也并不容易。更何况当你拍摄出好作品,却很快被其他团队抄袭,加上每天的客片压力,失去创作的动力和时间。凡此种种可能就是当下很多工作室所面临的状态吧。
 
        想要成功地经营一家工作室,摄影师要有一定的商业头脑,产品标签要明确,技术和营销思路也要跟得上。现在绝大多数工作室都是摄影师创立并主持的,坦白讲,纯做技术的人很少能够具备目前市场所需要的综合思维,想要更上层楼就必须转换思想。
 
        现在有很多表现优异的工作室,有走旅拍一线成功的;专注某个旅游城市或一座城市的地标风貌,深入发掘的;或者坚持风格标签与影像文艺范儿的。他们大都没有外景基地,但是照片拥有个性化标签,宣传渠道来源于网络,通过做大数据流量,增加粉丝粘合度,个人或工作室的粉丝量达到几十万,形成巨大的品牌影响力。
 
        未来的市场,是细分化服务的天下。靠手艺、靠标签、靠风格去区分细化的精致服务。标签是什么?标签就像一把盐一样,撒在上面有味道,进而成为独特的调味方案。一个店不可能是什么都有的大杂烩,把某一个标签做到极致,比如只拍0-3岁婴孩;只拍模特儿形象照;只拍个性化团队形象照;只拍高质感大牌风;只拍孕妈咪的照相馆……正是这个标签让你的工作室被人牢牢记住,不会被轻易模仿和取代。
 
免责声明: 本站部分内容、观点、图片、文字、视频来自网络,仅供大家学习和交流,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。如果本站有涉及侵犯您的版权、著作权、肖像权的内容,请联系我们(028-61993177),我们会立即审核并处理。

上一篇:国产版“太阳的后裔” 婚纱和军装更配哦
下一篇:摄影师为自己拍摄婚纱照:谁说婚纱照一定要合照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