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来源:极昼 作者:Olivia Martin-McGuire
五年前,因为在上海街头偶然看见年轻人穿着华丽的衣服,在人工制造的“异域风情”背景里奔波,拍婚纱照,澳大利亚女摄影师Olivia Martin-McGuire开始对这种郑重而普遍的婚前仪式产生好奇:婚纱照为什么对中国人如此重要?
“背景是假的,但他们并不在乎。” Olivia之后开始跟拍他们,两年多时间里,她参加了很多场中国式婚礼,和很多新人交谈,然后将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拍成一部纪录片「China Love」,译为《中国式爱情》。
(金婚老人补拍婚纱照。©️Olivia Martin-McGuire)
一个白发老人手捧鲜花穿过走廊,黑西装,红色领带,人生第一次化了妆。到一扇贴着“化妆间”的米白色门前,他敲了敲门。
身边的年轻人起哄:“不说点什么不开门!”
老人笑着用上海话回答:“说点什么?我已经等了50年啦。”
门那边,“新娘”头发也白了,穿着一身抹胸婚纱,手捧鲜花,嘴唇红彤彤的,头上还用一个皇冠发夹别着头纱。屋门打开,“新娘”眼泛泪花,伸手牵住向她走来的“新郎”。
这是纪录片「China Love」中的一个场景。影片今年2月在澳洲上映。目前,其同名系列照片正在上海摄影艺术中心(SCoP)展出。
在Olivia记录的镜头里,有准新娘与传统中国家庭的斗争,也有年轻时情感被压抑的老人晚年突然找到的自由。照片很轻,却承载着一个集体主义社会里爱情的重量。
本文是她的口述。
1
和那对老人一起补拍婚纱照的有5对,都是金婚。2017年秋天的上海,老人们排着队,在一块印着碎花和大红喜字的粉色布单前坐下。设备和装扮都很简陋,但是,他们为终于得到一张婚纱照而满足。
佩佩(音)和忠学(音)是纪录片的主角之一。他们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结婚,只留下了一张小小的黑白照片。佩佩说,那是1968年的冬天,他们骑了12公里的自行车去照相馆里拍照。她说那时候能有这样一张照片就很不错了,不敢奢望能拍婚纱照。
这位老人叫慧娟(音),这是她第一次拍婚纱照——在结婚50年后。上海一家摄影工作室为她免费拍了一张,她很感激,因为这是她的梦想。
拍照那天,她对着镜头,就好像对着那个时代说:在那些日子里,你不能把爱表现出来,你只能像一个外冷内热的热水瓶。
当我与很多家庭深入聊过后,我才发现中国的婚纱摄影与40多年前那段伤痛的历史也会有关系。最开始,我只是被街头巷尾拍婚纱照的年轻人吸引。
2014年,我以纪实摄影师的身份来到中国,在上海生活了4年。「China Love」原本是我为一家澳大利亚报纸拍摄的一组主题照片。
那年夏天,我在外滩罗斯福大厦的一角拍了15到20对拍婚纱照的夫妻。新娘的婚纱下藏着运动鞋,在路边快速拍了一张快照后,就跟在摄影师身后,赶紧跑向下一个墙角,再拍一张。我从来没见过这样的事情。
在同一条街上,人们穿着各种各样的盛装,在假的异域风情里扮演王子和公主。公共空间变成了戏剧舞台,充满了爱情和幻想。这让我开始思考,在中国,爱情是什么?梦想是什么?
我觉得这可能是一个有趣的、了解中国的窗口。于是我跟拍他们,又拍了一年多,最终完成了一部纪录片,而不止是一组照片。
在中国,几乎每一对夫妇都会在婚礼仪式前几个月拍婚纱照。一套婚纱照的价钱从几千元到上百万元不等,新婚夫妇通常会将20%到25%的结婚预算用在这里。
(编者注:婚庆机构联合发布的《中国结婚产业发展报告》显示,2015年,中国人用于结婚的支出为800多亿美元。到2017年,咨询机构AskCI提供的数据表明,这一支出已经达到2160亿美元。)
一家中国婚纱摄影界很有名的公司创始人Allen(中文名施嘉豪)跟我说,每天有2000名顾客到他那里排队预约婚纱照拍摄,平均每个人花费1万块钱。从十年前创业做婚庆到现在,Allen已经拥有上亿资产。
他说做这行不仅是一门生意,更像是一场战争。每天开工前,他的员工都要聚起来喊一些响亮的口号:“我们要做最专业、最有制度、最有集体荣誉感的团队。Fighting!Fighting!Fighting!”
(这对夫妻正在圣托里尼式的背景里拍照,每个背景都有不同价格,希腊风格的背景最贵。©️Olivia Martin-McGuire)
2
拍婚纱照在任何西方国家都不常见。比如在澳大利亚,我们通常只记录下实际的婚礼日期。我的婚礼是在巴厘岛的一个小花园举行的,是一场非常简单的婚礼。我们拍了些照片,但相比中国人拍的婚纱照,那都算不上真正的照片。
这可能会给一些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夫妻造成困扰。比如珍妮和David。David是一个澳大利亚的银行家,他的未婚妻珍妮是一个对拍婚纱照充满激情和向往的中国姑娘。
珍妮对David说:“我希望能在水下拍婚纱照……”
David打断她:“我不会这样做的。”
但珍妮很坚定:“我真的希望能这样做!”
David根本不了解婚纱照的意义,他不想做一些不切实际的事情,他觉得这样的照片是不真实的。而珍妮希望能在婚纱照中成为一个公主。为了实现这个梦想,她还跑到游泳馆练了很久的闭气和在水中睁眼。
最终,David意识到了婚纱照对珍妮的重要性,配合珍妮在水下拍了一套婚纱照。他们换了好几套衣服,在水下接吻、拥抱,共同举起一个红色的“LOVE”牌子。
(珍妮和David的水下婚纱照。©️Olivia Martin-McGuire)
在中国,我遇到过拍恐怖电影主题的夫妻,也遇到过拍裸体婚纱照的新人。在边缘地带,人们尝试在婚纱照里做一些不同的事情,更像是一个关于梦想的探索。
你可以盛装打扮,扮演任何你想扮演的角色。
(Cosplay拍婚纱照的夫妻。©️Olivia Martin-McGuire)
这是一对正在进行Cosplay拍摄的夫妻,为他们拍摄的是上海郊区的一个工作室。
工作室很大,像迷宫一样,提供很多场景。一块希腊圣托里尼式的花墙旁边,可能就是欧洲中世纪贵族风格的楼梯。不同于Cosplay和裸体婚纱照,这种异域风情的背景是中国夫妻比较普遍的选择,近几年,美国大片式的风格也开始受欢迎。
上海郊区有个“泰晤士小镇”,本来是住宅区,中心有一条仿制的鹅卵石街道,里面有一块假的水帘,就像一个迷你的英国小镇。现在流行起来,就是因为那儿成了婚纱照的拍摄地。有很多工作室都在那边,就像刚才那个工作室一样。
这一切看起来很荒谬,一开始我是这么觉得的。
(在上海郊区泰晤士小镇拍婚纱照的夫妻。©️Olivia Martin-McGuire)
这张照片就是在泰晤士小镇拍的,一个大学建筑的背景。它也是一个仿制品,不是真正的大学,里面只有商店和厕所。
(在工作室内景拍婚纱照的夫妻。©️Olivia Martin-McGuire)
这是另一个工作室,有图书馆的场景。图书馆在婚纱摄影里总是很受欢迎,我不太确定是为什么。我猜可能是因为很多人在学习的时候遇到了彼此。
当我了解婚纱摄影之后,我才知道它们存在的意义。我认为这些照片创造了一个实现梦想的机会。
也许你梦想成为帝王,坐在一把金色的“皇帝椅”上——虽然你坐的椅子并不是真的金子打造的;也许你梦想遨游太空,脚踩在月球上——虽然你踩的只是一块粗劣的背景布。但这些都不重要,不管梦想是什么,不管背景是不是假的,都不重要。
重要的是这是一种自由,你能够打扮得漂漂亮亮地,可以让照片变得如此美丽。你可以用个人主义的创造性表达一种全新的东西。
(这是以皇家宫殿为背景的一张照片。看起来,他们有点像国王和王后。©️Olivia Martin-McGuire)
有一次我去广西桂林旅行,当时正在徒步,走到一座山顶,发现两个人在拍婚纱照。我很想与他们交谈,但拍婚纱照的新人通常都非常忙,而且你也看得出来,他们非常累,我不希望打扰到他们。最终,我只拍了一张照片,没有把他们放进我的纪录片里。
(在广西桂林拍婚纱照的夫妻。©️Olivia Martin-McGuire)
3
(Olivia跟拍的夫妻。©️Olivia Martin-McGuire)
这对夫妻和上百万中国夫妻一样,在结婚前拍摄了婚纱照。婚礼当天,在浦东新区的新家,他们坐在新沙发上,墙上挂着婚纱照,正在互相喂枣。他们认为这象征着生育的幸运。
中国人喜欢把生育和结婚联系在一起。
我跟拍的主角之一Viona是一个在澳大利亚工作的中国年轻女性。婚礼前夕,她和华裔未婚夫Will回到中国拍婚纱照,但没多久就跑回了澳大利亚,原因是“这儿没有我妈”,她在电话里开玩笑地跟我说。
Viona希望追求个人自由,她对未来有自己的计划。但她妈妈一直催她生孩子,觉得结婚之后自然应该生孩子,生了孩子才算一个完整的婚姻。Viona从小随妈妈长大,她希望尽孝,但也想要自由。在两者的矛盾中,她逃回澳大利亚。
(Viona回国准备婚礼,和老公坐在房间里休息,接下来他们要试穿婚礼上穿的衣服。地板上放着糖果礼品袋,里面是一种经典的澳大利亚甜食。©️Olivia Martin-McGuire)
中国年轻人的婚纱照梦想里,有一部分与她们父母、甚至祖父母有关。他们的上一辈,年轻时没有机会自我表达,只能把愿望寄在孩子身上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拍婚纱照并不止是两个新人的事,还包括对家族的责任。
这点在Viona身上也有体现,拍摄婚纱照不止是她的梦想。Viona的妈妈结婚时没有拍婚纱,后来她一直单身,50岁那年为了弥补遗憾,她一个人跑到照相馆拍了几张没有新郎的婚纱照。
“婚纱给人一种物理上的朦胧的幻想。人们都向往一种富足、美好的生活,实际上婚纱照就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幻想。” Viona的妈妈说。
(Oliva在杭州跟拍的夫妻。©️Olivia Martin-McGuire)
这张照片是在杭州一个叫“小巴黎”的地方拍的。新人被白纱笼罩着,画面的一部分是模模糊糊的,这很像Viona妈妈说的那种“浪漫的梦”。
与Viona妈妈为女儿出嫁而幸福不同,另一个主角丽(音)的父亲却对女儿的出嫁觉得难过。
丽和她的未婚夫都来自安徽农村,我去他们的老家参加了这对新人的婚礼。
(安徽女孩丽的婚礼。©️Olivia Martin-McGuire)
那天是相当戏剧性的。在敲开门后,新郎一直在做俯卧撑,做各种各样的事情来争取他的新娘。他的家人站在身后鼓励他,新娘端坐在床上。
新娘的父亲沉默地站在人群里,我特意看了他。他脸上爬满皱纹,在旁边静静看着她的女儿。当新郎在周围人的哄闹中给新娘洗脚时,他别过脸,背对着人群。
他对我说,想到要失去女儿他就心里难受。婚礼前一天,他为女儿炒了一桌子菜,一个劲儿让女儿多吃。丽的母亲说了一句“以后想吃就吃不到了”,他突然转过头,哭了。
丽不敢看他的父亲。她左手攥着一团纸,一边说着 “没有哭没有哭”,一边埋下头吃菜。那天早些时候她告诉我,她知道父亲最近一直失眠,因为舍不得她出嫁。
在那一刻,我才开始懂得中国式家庭。
4
4
(Oliva跟拍的夫妻。©️Olivia Martin-McGuire)
在西方,婚姻的决定通常都是很自我的、很私人的,但在中国,我发现人们做决定时,会考虑他们的家人和关心他们的人。这对我触动很大。
我来自一个非常强调个人的社会,我总是很好奇,一个强调集体的社会是什么样子?
我经常坐在中国的公园里,看老人钓鱼、唱歌、跳舞。我发现中国的老人总是在公共场合聚会,他们可以真正在一个世界里相处。但在澳大利亚,老人只是各自在家里学习。
这就是不同,也是我喜欢中国的原因。在西方文化中,人们总是以一种理性的、计算的方式从一件事移动到另一件事。而在中国,一切都是自然、自觉地流动。
我总是着迷于在蓬勃发展的世界里构筑梦想的行为。中国的婚纱摄影就是这样,或许看起来虚假、好笑,但它在为一个家庭建立未来。
在其他国家,你有过去、现在和未来。但在中国,只有未来和过去相互摩擦。身处激流中的普通人无法生活在聚光灯下,而拍婚纱照的那一刻,一切都围绕着他们。
这就是特别的一天。